但看荀攸摸着下巴胡须,沉思片刻,道:“禀公之言,益州牧刘璋同与袁绍使,以抗击朝廷。刘季安即为其之部将,刘璋却多妒忌才能,以行恶之。
而托刘璋与袁绍联合,先取汉中,后谋关中,此事几率虽小,但亦不得不防。
若能借于刘季安之于朝廷功名赏赐,以益州之内斗乱生,此所为于朝廷有益也!
借此,公以可布告于天下,显示公之纳才胸襟,多以刘季安之于部将之赏赐,则可收拢人心尔!
且平南中,此中之于功过,无论刘璋,朝廷若是不赏之,于公名望有碍尔!
即是将来袁绍一灭,公即能携大势完成一统!使天下归心!”
曹操听到这里,微微颔首。
郭嘉且是于荀攸后,面向曹操道:“公达之言善尔,今天下之多地势力,为袁绍所拉拢。公借此,一则可处天子之意,二则可以让益州内部再生隙,三则属南中之于蜀地豪杰归心朝廷。
便是嘉等以刘季安能力非凡,将来或统益州之地,但益州闭塞,公即有关中,将来拿去荆州,即是绝了其出蜀之路。
而如交州之所,刘季安或有涉略,但鞭长莫及尔!”
曹操这几日间,不断得闻袁绍遣兵之事,一直愁眉不展,见此,笑道:“可叹刘季安之弱小尔,其若真掌有益州,能为吾牵制刘表,孙权,吾即可专心对付袁绍,以之恩厚,使蜀地归心正朔,又如何?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